henjuesewbc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请问公式中的L是管道的当量长度吗?

amine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真正的难点是压缩因子的计算,我试了试低压条件理想气体状态下的计算结果,和《HGT 20570.7-95 管道压力降计》中的摩擦压力降-等温流动的计算结果很接近,两者相差1%左右。

amine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程老师好人做到底,把压力因子的计算公式也公布了吧...

sky216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wiseboy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22-7-15 08:51 编辑

第一个问题:L是管道长度,也可以是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这是理所当然的。

wiseboy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第二个问题:压缩因子的关联式问题。这个问题解决方案很多,但是有一个定理:等温下压缩因子只和压力有关:Z=Z(p)。如果有实验数据,可以用3次多项式回归,精度非常高。比如:某一种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在Hysys中使用BWRS物性包非常方便地得到Z数据,自己回归,不必要使用一些标准的复杂方法。。

wiseboy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关于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有一些标准,但是太繁琐了。Aspen,等流程模拟系统,都可以计算Z,当然对于天然气BWRS最合适,绝大部分气体包括混合气体PR方程很理想。

wiseboy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压缩因子的计算现在不是什么难题,途径非常多。

wiseboy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通过Aspen,Hysys,Ptoii对多种气体的压缩因子计算,回归,3次多项式的精度非常非常理想,相关系数都在0.99左右。。

wiseboy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当然我有用状态方程计算Z的方法,它很不错,并编制了软件,但我不想公开这种方法。我不是吝啬,而是觉得这种复杂的东西太累,对于大部分人是不必要卷入其中的。

郝勇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谢谢分享

amine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谢谢程老师的指导,思路一下清晰了好多

wiseboy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22-7-15 09:12 编辑

我顺便给一个25℃时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关联式(程惠亭,2021),
式中压力p的单位为 kPa:


一辰一夕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我看不错噢 谢谢楼主!马后炮化工越来越好!

amine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程老师,我试了试等温方程和C-H方程的计算结果,发现从终端倒算时的,C-H方程的结果没有等温方程更吻合,请您指教...

wiseboy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22-7-15 19:22 编辑

1。 首先:我只是给你一个确定的结论:任何时候,等温公式计算的结果都是偏大的。
       如果你说“等温公式吻合”某个基准数据,那么你这个基准数据也是偏大的。
2。 其次:从终端倒算,和从开始顺算,程惠亭-郝文斌方程应该是数学上等价的。
3。 等温公式是气体管道压降经验公式中最差的一个:它一直偏大,当p1/△p>40%,它差到了结果不允许采纳。
4。至于你错在哪里,我不知道。
倒算的例子,按程惠亭-郝文斌理想气体公式(如果按实际气体会更准):


这个例子,HG/T列举的很不合理。具体地说:
1. 因为潘汉德公式的ε=0.02 mm左右,这是潘汉德公式的实验条件,可是HG/T例子的ε=0.2 mm。
    所以程惠亭—郝文斌的计算结果偏大于潘汉德。如果用ε=0.02 m,程惠亭—郝文斌公式的结果和
   潘汉德的结果完全一致。
2. 还有,等温公式的压降达到66%,超过了40%的警戒线,因此它的计算结果是无效的。
    我多次给HG/T提意见并修改了它一些错误,HG/T 错误太多了。
希望大家不要喷我给权威标准提意见。当然,95年的标准,老态龙钟了,谁去继承先辈的事业?



cnt123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所以是基於壓縮因子的計算式?

wiseboy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cnt123 发表于 2022-7-15 14:47
所以是基於壓縮因子的計算式?

是的,但是你可以取压缩因子=1,如果你认为接近理想气体。

amine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重新对计算过程进行梳理后发现一些公式的参数引用搞错了,修正后发现程-郝方程的正反算吻合性是很好的,另外还发现一个问题,传统的等温方程在压降起过超始压力55%时就无法求解了,具体问题还有待检查,而程-郝方程没有这个问题;另外压降越大,等温方程的计算结果就比程-郝方程的计算结果偏离越大。非常感谢程老师分享的普适方程和其使用指导。

wiseboy 发表于 2022-7-4 00:27:55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22-7-16 12:47 编辑

amine 发表于 2022-7-16 09:08
重新对计算过程进行梳理后发现一些公式的参数引用搞错了,修正后发现程-郝方程的正反算吻合性是很好的,另 ...
我可以用数学原理证明:传统的等温方程是最差的,计算结果总是偏大很多,在工程设计中用它当然是保险的。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校核用它问题就大了。
传统的等温方程的死结是那个:ρm=ρ1/3+2ρ2/3,这是加权平均。而加权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人为的、大概的。
因此:传统的等温方程先天不足。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普适气体管道压降方程简明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