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se 发表于 2022-2-17 15:52:15

碳管理:谁最有可能成为企业减排的服务商?

得到的一个课程,有兴趣可以听听:https://www.dedao.cn/share/packet?packetId=q9X5M23woAqg7KxuR1LKS27zWdjPvg7e你好,欢迎回到《碳中和年度报告》。前面一个模块我们介绍了碳中和的难点,尤其是重点行业面临的技术难点。那没有提到的行业,是不是就和碳中和无关呢?并不是。在2021年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整体性的趋势,它们虽然刚刚露头,却很可能对所有行业、企业,甚至个人产生影响。在这个模块里,我们就来关注这些趋势。好,来看第一个趋势。2021年,不仅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控排企业开始管理自己的碳排放,像腾讯、蚂蚁、百度这样的互联网企业,高瓴资本这样的金融机构、远洋等地产集团,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开始管理自己的碳排放。这些并不是个案,我们发现,未来很可能会有更多企业加入这个行列。哪怕你不是国家规定的控排企业,未来也需要像管理财务账本一样,管理自己的碳账本。为什么这么说?什么力量在推动这个趋势?它又会释放哪些机遇?这一讲我们就来看看。
1.算清楚碳账本

既然说到管理碳账本,那我们首先得说清楚,什么叫碳账本,它怎么管理。碳账本是个形象的说法。你可以类比财务账本。一家公司在做生意,就会有进钱有出钱,有收入有支出,进的减出的就是利润。同样,在减排视角下,一家企业只要在经营,就会产生二氧化碳。记录这个“碳”进出的账册,形象一点说,就是碳账本。最终企业可以知道,自己一年的净排放额是多少。有时你还会看到另一个概念,叫“碳足迹”。这个概念也很形象,它指的是总账,也就是公司从诞生到现在为止,所有历史排放的总和。所谓“管理碳账本”,或者“碳管理”,就是说企业在摸清家底的前提下,选择抵消一部分排放量,甚至消除整个碳足迹。比如说,我们得到去年实现了跨年演讲这一个活动的碳中和。从公司整体角度看,这就相当于抵消了部分账本上的排量;再比如说2021年,微软宣布到2050年清除自1975年公司成立以来,直接排放和用电排放的所有碳。这就属于我们说的消除整个碳足迹。抵消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上一讲我们提到的,通过在交易市场上购买碳汇(严谨来说是核证减排量,简称CCER,为了方便表达这里用碳汇),抵消自己的排放。还可以通过发展绿色创新项目,然后通过核证,抵消排放,等等。除此以外,企业还可以购买风、光等清洁能源发的绿电,来抵消因为用电而产生的排放,我们下一讲还会详细说。
2.非控排企业也要碳管理

好。搞明白了什么是“碳管理”,再来看开头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不是国家规定的控排企业,未来也可能需要做碳管理?在调研中,我们采访到了碳阻迹公司的创始人晏路辉。碳阻迹是一家专门为企业提供碳排放管理咨询、培训、软件产品等服务的公司。阿里巴巴、百度、京东、万科、星巴克等企业,都是它的客户。再念一遍名字,公司名字中的“阻”,是阻碍的阻。晏总告诉我,对大公司来说,之所以要自发进行碳管理,除了回应政策,彰显社会责任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感受到了国外竞争对手的压力,尤其是同等规模、发展状况相似的对手。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同辈压力。我们之前说过,2015年《巴黎协议》的签署是一个标志。那个时候,很多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就意识到,碳中和在未来会成为全球共识。所以它们很早就行动起来,推出了自己的碳中和计划。比较典型的有谷歌、微软、苹果、星巴克这样的企业。而国内像腾讯、阿里、京东、美团这样的公司,因为走到了海外,所以就和上面这些企业形成了竞争关系。当它们察觉到竞争对手的动作后,就感受到了压力。晏总告诉我,这是国内大公司纷纷宣布做碳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3.产业链传导下的减排压力

但同辈压力针对的是少数大企业,或者说行业龙头。中小型企业没有这个需求,是不是就没必要做碳管理了呢?并不是。晏总告诉我,它们的客户中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大企业。有些企业的品牌甚至不为大众所知,它们做这件事,也不是满足公关需求。那是因为什么?请注意,接下来是本讲的重点。我们大部分人所在的公司,最有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被卷入。晏总告诉我,龙头企业的压力会沿着产业链传导,形成倒逼效应,最终导致小企业不得不跟着大企业一起减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刚才我们说每家企业都有碳账本。那这个账怎么记?这在国际上是有共识的。每个企业都要按三个范围来记自己的碳排放额,一个都不能少。范围一是企业燃烧化石燃料直接产生的碳排放。比如园区烧煤产生的排放,公司名下货车拉货产生的排放。范围二是企业用电,还有采暖、制冷导致的间接排放。比如公司每月用电,这个电如果来自火电,那相应的排放就要算在范围二。这都好理解,关键是范围三,它指的是上下游企业为了保证你的生产而产生的碳排放。比如我们得到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一般会购买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供应商提供的数据服务。那服务器耗电产生的碳排放,就要记录在使用者,也就是互联网公司的范围三。不仅如此,员工日常通勤,还有出差时乘坐交通工具产生的碳排放,公司的桌椅板凳、打印用纸生产时产生的碳排放,还有办公室装修产生的碳排放,等等等等,都要算在范围三,因为这都属于上下游企业为保证你的生产而产生的碳排放。对大企业来说,由于很多生产环节是外包出去的,所以范围一、范围二的排放占比其实不多。比如苹果公司,范围一、二的排放加起来,也不到总量的三分之一。最需要管理的反而是范围三。所以大企业有很强的动力去要求供应商、分销商管理自己的碳账户。这就是倒逼效应产生的原因,龙头企业会把这个压力沿着产业链向上下传导出去。这件事已经在发生了。富士康作为苹果的供应商,很多年前就被要求减排。在2010年到2013年期间,富士康花在工厂节能改造上的资金就超过了5亿元。不仅是富士康,在2021年,苹果还敦促全世界的175家供应商,实现了从化石能源到使用清洁能源的转变。除了苹果这样的科技公司,在2021年我们还看到许多消费品生产商也在做这件事。比如美妆品牌欧莱雅就宣布在2030年实现碳中和。相应的,它在中国的面膜供应商华熙生物,就被要求减排。不仅要减排,还要把碳账本公开披露,接受专业机构的审查,否则就不能合作。业务伙伴,甚至客户,也可能成为被大企业要求减排的对象。比如高瓴资本就宣布在2025年消除自己历史上的所有碳足迹,这很可能意味着它要推动被投企业也实现碳中和。甚至我还看到一种说法,说如果你的企业未来没有做碳管理,很可能会租不到办公室,为什么?因为地产商要做碳中和,作为它的客户,你不做,它就没办法服务你。
4.碳管理服务商是新赛道

好,以上就是为什么企业做碳管理会成为趋势。对大公司来说,主要是同辈压力,对小公司,或者说大部分公司来说,主要是压力传导。当然由于碳账本怎么记,我国还没有出台明确、强制的标准,所以最终的压力有多大,时间有多紧迫,还有待观察。但站在当下的时间点看,这个趋势已经露头了。那这个趋势背后隐藏着什么机遇?我们发现,最大的机遇,就是企业碳管理会成为一条新赛道,动手早的企业很可能会率先转身,成为服务者,从而实现盈利。其实刚才一直说的碳管理概念并不严谨。它应该叫“碳资产管理”,包括企业碳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还有运营过程中的碳核查、碳绩效管理,以及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等工作,是一个包含一揽子工作的复杂概念。比如说,单单一个碳绩效管理,就涉及不同层面的服务。包括提供碳管理软件,还包括提供减排方案、环境监测方案、风险管控方案等等服务。那谁最有可能成为这一揽子服务的服务商?我们发现,先动手把自己的碳管理做好的企业,可能会优先抓住机会。比如我们在第三讲讲过的金风科技公司,它就把提供碳管理服务,作为自己重要的发力点。它的底气很大程度就来自于自己做过。2021年1月,金风科技智慧园区成为了中国首个获得可再生能源碳中和认证的智慧园区。再比如我们为你调研的碳阻迹公司,它也很早实现了自己的碳中和。讲个小细节。拜访的时候,双方一定会互送纪念品。我们得到虽然对供应商也有严格的质量要求,但并没有考虑“碳排放”这个维度。而人家送我们的纪念品,全都是用可回收材料制作的衍生品。晏总告诉我,他们积累了大量绿色供应商的资源。除了具备经验、资源以外,早动手还有个巨大优势,就是能积累数据。碳阻迹积累了一个超过10万条数据的大数据库,记录了不同商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小到桌椅、门窗、矿泉水瓶,大到办公楼建材的排放,都可以利用数据库计算出来。不止是它,在2021年,我们看到很多公司都推出了类似的数字化碳管理工具、设备能耗管理方案,比如咨询公司德勤、施耐德电气。这背后都有数据积累发挥优势的影子。所以这背后的机会点非常明确。就是由于碳管理是一个新赛道,所有人都有点陌生,所以优先把自己碳管理做好的企业,很可能会积累数据、经验,还有资源,从而转型成为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从资本的角度观察,我们也看到了这个趋势。碳阻迹公司在2021年获得了一笔非常大的融资。晏总告诉我,他的体感是这个过程比想象的要顺利。同样,我们在第四讲提到的光源资本的董事总经理李昊老师也告诉我,他们也在关注类似的企业。目前资本很看好这个赛道的成长。好,我们下一讲再来说第二个趋势,下一讲见。
你觉得,还有哪些行业或公司,能抓住碳管理赛道崛起的红利呢?





sfy111 发表于 2022-2-17 15:52:15

感觉这个东西是国家层面来指导,

dolphin_star 发表于 2022-2-17 15:52:15

国家主导吧,碳交易

zsq120211671 发表于 2022-2-17 15:52:15

化工设计的如何转行呢。。。。

jxnc6668 发表于 2022-2-17 15:52:15

谢谢分享

有错觉 发表于 2022-2-17 15:52:15

怎么感觉做优化的与这个碳减排直接关系有点多

qiang10921 发表于 2022-2-17 15:52:15

谢谢分享

Horse 发表于 2022-2-17 15:52:15

有错觉 发表于 2022-2-18 10:32
怎么感觉做优化的与这个碳减排直接关系有点多

看来可以作为一个介入点,试试看看啊

Horse 发表于 2022-2-17 15:52:15

zsq120211671 发表于 2022-2-18 09:22
化工设计的如何转行呢。。。。

可以大家聊聊切入点!!

uffss2000 发表于 2022-2-17 15:52:15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碳管理:谁醉有可能成为企业减排的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