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亚锡生产方法及用途
本帖最后由 西亚2020 于 2020-11-19 12:24 编辑氯化亚锡(stannous chloride),化学式SnCl2。为白色或白色单斜晶系结晶。相对密度2.710,熔点37.7度,在熔点下分解为盐酸和碱式盐。无水物密度为3.950g/cm3 ,沸点623度,在溶点下分解为盐酸和碱式盐,易溶于水、醇、冰醋酸中,在浓盐酸中溶解度大大增加,还可以以一水物、四水物的形式存在。
氯化亚锡生产方法
盐酸法先将金属锡熔融,然后泼入冷水,激成锡花。再将盐酸和锡花按一定配比加人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待溶液浓度达到40°Bé左右时,放人搪瓷蒸发器中进行浓缩。首先向蒸发器中加入锡花,通入蒸汽加热,使盐酸与锡继续反应,当溶液浓度增加到73~77°Bé时,趁热过滤,再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制得氯化亚锡成品。其 Sn+2HCl→SnC12+H2↑
氯化亚锡用途
1.用作还原剂、媒染剂、脱色剂,电镀工业中用以镀锡
2.用于银、铅、砷、钼等的比色测定,也用作还原剂、媒染剂
3.作分析试剂、还原剂。制作染料中间体的还原剂;电镀;制镜镀银和塑料板电镀中作增光剂;香料的稳定剂、漂白剂,稳定香皂芳香;油的抗污剂;作有机合成的原料;农药除草剂恶草酮(农思它)的原料等。
4.强还原剂,用于靠AAS进行氢化物测定,比色测定银、铅、砷、钼,测定血清中无机磷及碱性磷酸酯酶活力,钼蓝法测定土壤及植株的含磷量,有机反应催化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