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式换热器圆筒的最小厚度
换热器筒体最小厚度换热器壳体的最小厚度,在GB151中是按照DN值为基准来确定最小厚度。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Y0ib3FAiaSNJwXTePyicKesWyOMhUhRdaxXV0KvXgPJdqtmAoj2ic51edZVTT2Wd0HljzOBNOSh2Y3A/640?wx_fmt=png
一般换热器很好解决,对于釜式的换热器,DN是指什么呢?
到底是按照大端筒体取呢,还是按照小端筒体取,或者是按照各自直径取最小厚度?
一个理解是,釜式换热器的最小厚度都按照小直径筒体取,原因是GB151的3.1条定义的DN。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Y0ib3FAiaSNJwXTePyicKesWsvZPmA4LJedehK2xYHCH5ubFMRwBT810TACOMDuOlvqa0zvuP1jL5Q/640?wx_fmt=png
这样理解的理由是:釜式壳体不影响管束拆装,也不会因为壳体的微小变形影响换热,里面的管束大小是由小DN决定的,所以都按小值取就行了。
看样子,从规范的直接证据和理解都能说的通。
另一种解释
不过GB151不是仅一处有DN的解释,在第6.2.2条中,对于公称直径DN,也有说明: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Y0ib3FAiaSNJwXTePyicKesWu2ymGBsY8Cmic9uBUojNMoS3peUJicytEoZIeY5EqianB02UjX4UwXJicA/640?wx_fmt=png
如果按照6.2.2条,DN就应该为各自直径。
如果要理解取各自的直径厚度也不难:
管束很大一部分都分布在大直径筒体上,此筒体设置了滑道,需要在此筒体上抽拉,大筒体直径大,壁厚如果小的话,承载能力还不如小筒体。所以大筒体应该按照大筒体的最小壁厚要求。
对比上面的大筒体按照小筒体取,究竟哪个更准确一些呢?
各位看官,您单位是如何取值的呢?
TEMA的规定
TEMA和GB151有很多共通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一下TEMA的解释,可以帮助我们综合理解和判断。
TEMA对于筒体的厚度是按照表R-3.1.3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l7e4pSBv10o2Ko73hrArzwvN7rZOefSt55uB1P5AjGEsSYpB1OPdBt6Nu5Zh9Ko5CmC1Zjm3iamMQ/640?wx_fmt=png
那么究竟什么是Norminal Diameter呢,对于釜式的换热器,Norminal Diameter究竟是指什么呢?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l7e4pSBv10o2Ko73hrArzwe06GFUwyibTVbcibiaNpWqAG69daIyFpoc2Ak7ibibibOE42W1hnZ6wI3OFQ/640?wx_fmt=png
在N-1.1.1条中,对于釜式换热器,是小端直径和大端直径各自分别(EACH)计算的。
TEMA对于壳体厚度是比较严格对,不仅仅是壳体,连封头也不例外: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l7e4pSBv10o2Ko73hrArzwUycMqAI1MC2VDbCa8xBkC62cXIjl5ibm9QTzibaW0umLwztYmcWze16w/640?wx_fmt=png
对于封头,其成形前厚度不得小于筒体厚度。
如果仅仅是为了抽拉管束,控制筒体变形对于换热效率的影响,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对封头厚度最小厚度进行规定。
所以如果按照TEMA来设计的换热器,其釜式换热器的壳体,封头等必然按照各自的直径来查询最小厚度。
TEMA中与最小壁厚相关的释义
周杰伦一直在问:
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问号。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kK980MWr5q8Wezyibk5hA6VECjNFk3N6Eyo7icZ77SXCVUZ8cN7h6eVz3hTXqGSCjrSpRWWq8XT5og/640?wx_fmt=png
对于一个规范,用户有疑问是很正常的,规范的释义,答疑也属于规范的一部分,那么常见的与最小壁厚相关的释义,综合起来理解一下,会对标准的编制原则有更深的理解。
a) 重叠换热器的计算
设计者想知道,对于重叠换热器,有没有应力计算和厚度确定方面的方法。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l7e4pSBv10o2Ko73hrArzwib6iawTKUSLmm38GmKQTaZ7KXaKiaTkWQWcIjuYRAAGL0Ay4Oylv9HsWw/640?wx_fmt=png
TEMA的答复是:
很遗憾,并没有具体计算方法。需要设计者自行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并且要注意,最顶部换热器的管束抽拉力对于底部换热器支撑的影响。
b) 可以不按照最小厚度取值吗
设计者想知道,可以不按照最小厚度取值吗?
对于30~100寸的设备,最小壁厚12.7mm真是太厚了,如果用板材,需要用到14mm,而按照ASME VIII I,8mm已经足够。此时可以不按照TEMA,而按照VIII I取8mm厚度吗?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l7e4pSBv10o2Ko73hrArzw2MRjCr3jpVQjLX8bOh2ZnkvCibXPl0mmz7dmuXQ37VYRHlc1D9NViaAQ/640?wx_fmt=png
这个问题问出了很多制造单位的心声,为什么要用那么厚呢?明明计算不需要啊。
TEMA的答复是:
在TEMA的“Notes to users of the TEMA standards”中已经了规定。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kK980MWr5q8Wezyibk5hA6VQe0vYLDG3LH7Rl2WNgPYSHNoicWMVzGEG9zDb1v6ic6OAYMibPl7icFUfQ/640?wx_fmt=png可以不按照TEMA的要求,但是要采购方和制造方达成一致,并将其文件记录在案。
一般标准不会说一定不能如何如何,大部分会开一个口子针对特殊情况,只要采购方和制造方约定好,可以不执行TEMA的要求。
只是制造方需要注意一个问题:
采购方(业主)同意不遵守TEMA的概率有多大?
大部分时候,概率基本为0.
c) 可以用板材和管材中较薄的厚度吗?
用户有个疑问:对于20和22寸的管子,其最小厚度为Sch20,即0.375寸。而同样的直径,用板材制造只需要0.3125寸。
可不可以用0.3125寸厚的管子呢?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kK980MWr5q8Wezyibk5hA6VMsE2GjrCfYo6UYpeDBEte5E6oR6icd3UzcP5X5LwWtibYBZb7nRW3ticg/640?wx_fmt=png
TEMA的答复是:
管子厚度是0.375寸,取的是标准的Sch厚度。采用0.3125的管子不符合TEMA的要求,除非采购方和制造方约定。这又回到了上条的问题。
相信大家都明白,采购方一般不会搭理这种要求。
d) 换热器封头厚度
用户问:
按照TEMA的最小厚度表,封头的厚度是成形前的厚度。一般封头成形后的厚度才是重要的,而且成形前厚度取决于各个制造商的经验。那么是不是应该认为,表中的厚度应该为成形后应保证的厚度?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kK980MWr5q8Wezyibk5hA6VXBK1UmP08DqEoJ9xOderKvwWuC7KCCic0CUusQ7dfRvW3RnxI98ibXJA/640?wx_fmt=png
TEMA的答复是:
对于封头,表中的厚度,就是成形前厚度(下料厚度),成形后的厚度满足ASME VIII I即可。
的确,封头厚度和管束基本没有关系,满足成形前厚度已经要求够高了。要知道,在中国,很多公司认为封头厚度只需要满足设计厚度就行了。
往期精彩:换热器抽芯力续
釜式固定管板换热器限制条件的矛盾
换热器垫片处的槽深要计入管板厚度吗?
极限思维和换热器设计
固定管板高温换热器,仅仅是外压超限的问题吗?
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