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下标准的执行
中国的规范标准本就又乱又多,推荐性的标准就不说了,而强制性的标准在执行过程中也是不同人有不同理解,就有不同的执行。按照“法无禁止即可行”的原则,很多项目在安全的前提下,是能够方便的进行。
但实际却是“法无明确许可皆不可”,“宁可错杀,不可漏网”,美其名曰:更加严格的执行。
先不说执行人理解的误差,即使不错误,经济行为在安全的前提下,也要考虑效益啊。
详细的案例就不讨论了。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是否有此体会?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级检查部门都要搞些新花样 您讲的也是很多基层工作者的困惑,但是,不遵守标准的情况不管后期有什么其它的问题,都会因此而被追责!? 很多的规范经过多次修订以后已经删减了很多“因”的内容,我们现在看到的内容让我们知其所以然还不知其然{:524:} 这种体会太深了。只有这样才能让“专家”们有机会进行各种各样评审、培训。 以后推荐性标准会更多,但一经相关文件采纳即为强制。 确实“法无明确许可皆不可”。 这类问题我们遇到很多,我们给钢铁企业上的装置,执行什么标准就发生过争吵,对于类似问题,我们的处理原则是,一在干项目之前要研究透彻行业标准,有些在行业强制性,国家质检部门习惯采用的,一定要遵守。比如管道标准,石化、化工有规定,但是钢铁企业对焦炉煤气管道有专门规定,在钢铁企业上项目就必须遵守钢铁行业的规定,否则不验收的。另外,在合同、技术附件里一定要写清楚本项目遵守的是什么规范石化的、化工的、钢铁的,一定要列清楚,到时扯皮的是有依据了,谁的责任谁承担。 领导喜欢,可以浑水摸鱼 国标 行业标准 各种XJBG 有些标准是委员会为了利益趋向性编写,例如三文鱼标准{:524:} 纯属正常!关键看到位与否。 谢谢分享 另外,还有些干外联,去审批的业务人员,本身对标准规范一知半解,一问三不知。从审批机关受训了一鳞半爪的,回来就要指导设计人员。
问他“意见”出处,就顾左右而言它;给他看标准规范,他说审批机关不承认。
最终就是拿“钱财”做敲门砖。
权力机关的专业人员不可谓不专业,但遇到这样的“客户”,何乐而不为呢!
感觉社会生活就是坏在这样人手里的啊。 从业人员不多啊!
讨论不热烈 楼主说的有些道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