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un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去工业化的后果

一直以来对老外的设计还是比较信任的,觉得他们技术高,工艺,设计,制造能力都比较强,所以价格高也合理,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因为沟通,设计,制造是很复杂的,其中也有很多风险,遇到高水平的,合作愉快,交工顺利,产品质量好,作为设计人员还是很开心的-毕竟贵点和设计无关,但是质量好,设计能够省不少事情。最近项目上有欧洲供应商的图纸需要审查,看了他们的图纸,有种深深失落感,发达国家的设备设计已经是这个样子了?!
不懂MAWP在设计温度下MAWP直接填写操作压力,也许是时间太紧了,受迫性失误,理解。于是在A版图中给了如下comment。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SNStzTicvHrY9t9xPNakPXgicpicdXbPZ2rAX0nOHBIRrMOR6rEDT4JQxvtpRXXNgCQoWEbMILI61A/640?wx_fmt=png不久,提交B版的修改图,老欧不为所动,仍旧写的操作压力。: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SNStzTicvHrY9t9xPNakPXL7JeztBaAsshLTadNtgJUSjaEv8ibybp2swEcY6Qic1DVM0qsWzlznag/640?wx_fmt=png审图纸的老美都火大了,不管什么MAWP反算不反算什么的了,A版comments写太含蓄了,老欧都看不懂啊,直接写设计压力得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SNStzTicvHrY9t9xPNakPX4DMlYbQSmahJPxAwZshSy3RxVfgwrCIWf5ZT5cAMNQ5V7sRAJkXpfQ/640?wx_fmt=png如果一次错误是笔误,那么两次相同的错误,只能理解成:他们不知道MAWP是什么。
天之道与MAWP

球形封头和筒体连接设备压力高,采用的球形封头。看着这个标注觉得不对劲,怎么球像整个半球?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SNStzTicvHrY9t9xPNakPXL21I0om1gibtRhTXBP2FUun5twfNicZCZCBnBMP6OgkWNPVSuNmshO3Q/640?wx_fmt=png详细结构见节点图Y,一看不是幻觉,是真的整个半球。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SNStzTicvHrY9t9xPNakPXoZM6vLRTqicPS2GEL7SWuTkgVCg7wq8uGXOnjdlCGJgacl3CePTDCdQ/640?wx_fmt=png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SNStzTicvHrY9t9xPNakPXqJUnjiak0uB0zLZZ06bVX6H8WXrSiatoVGw3u4GhF5NRphm48ylYRoDw/640?wx_fmt=png厂家竟然真的削薄筒体和完整的球壳对接?!这个连接是个经典的结构,只要是设计人员,都会了解。作为一个超过一百年的老厂,竟然出现这种错误,无法理解。
球形封头应该怎么和筒体对接

不懂切线焊缝线一般工程公司给制造单位发的设计数据表会带有简图。上面会标注上切线到切线的长度。至于制造单位设计的图纸,封头直边多少并不要紧,只要切线到切线长度保证就行了。收到厂家图纸的一刻,我竟然不敢相信:厂家设计的图纸是封头焊缝线到焊缝线的长度。WL-WL=TL-TL图面上连切线都没有画出来。
碟形封头大弧小弧半径都不标注。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m6PticVIgyPO7wmRtUOVZYg7XolzBIh2OOASbGG6yTGqkDZvMXdbqylnNGQaSPYWlxQkMYGWqsKTg/640?wx_fmt=png
中国工程师,只会争论“标注是标到焊缝线还是切线”以及 “封头名义厚度如何标注”,这种画不画切线,设备总长TL-TL是否要和工艺一致,是绝对不可能争起来的。
甜豆腐,咸豆腐


承压件不全焊透按照致死工况设计的设备竟然没有全焊透。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m6PticVIgyPO7wmRtUOVZYgyHhQQYj2kebBuCjTwjLUPuHV1XtatYHtSicBf9jCCooRtYSTSVF5u7g/640?wx_fmt=png按照ASME VIII-2017 UW-2,致死工况接管和筒体的焊接,必须要全焊透。即使不是致死工况,做过国外项目的都知道,按照业主的工程规定,压力容器100%都会有全焊透的要求。这是一个真.常规的要求。对于一个百年老企业,做承压设备不全焊透,这是什么操作?

SO法兰怎么焊接
看到这么个节点,怎么看怎么别扭,SO法兰为何焊接成这样。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m6PticVIgyPO7wmRtUOVZYgCSb2xDHc6bSpRJCx5u6sfcTk8bnpFEoOAfYF0S7ZB34APsZXr82Mfw/640?wx_fmt=png在HG法兰中,此处留的长度应该为t+1=7mm,他们却留了20mm.在ASME中,最大留长为C+6=12mm。怎么也不可能到20mm。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m6PticVIgyPO7wmRtUOVZYg9eZiabJ7vBsqNhvQ7T5mP0SCVtLHqibLqm8cSOzqnbCNrWLAwO0Sibg5A/640?wx_fmt=pngSO法兰的焊接何等普遍和简单,而现在竟然连法兰怎么焊接都无法按照规范设计。标准之陌生,竟恐怖如斯。至于焊缝间距37mm,让我看到了设计人员的随性洒脱,丝毫不考虑业主的工程规定。
铭牌位置随便放NEN的换热器,左管箱是带个法兰盖,换热管长9米。设备那么长,空地那么多,铭牌偏偏放在管箱法兰盖上。
按照ASME VIII I UG-119,铭牌的安装原则,是应该装在设备主体上760mm范围内,最好是永久不能移动。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m6PticVIgyPO7wmRtUOVZYg2hr4TFh3HE3ibHqBANsgqUJic8pkU5PSwOYjU4ET13MKIOnCpF8QVPNw/640?wx_fmt=png比如对于裙座比较高的塔,铭牌本体焊接在设备上,规范还建议制作一个铭牌副本焊接在裙座上。一般的BEM换热器,铭牌也尽可能的焊接在筒体上,避免焊接在管箱上。
而焊接在管箱的法兰盖上,更应该是避免的。试想一下检修时,法兰盖将如何自处?
密封面朝下压坏密封面,铭牌面朝下则会压坏铭牌,只能立着或者吊着。如果法兰盖更换,是不是铭牌就不见了?
滑动支座没有地脚螺栓
由于两台设备A+B直接相连,四个鞍座,所以设置了一个固定支座,三个滑动支座。于是厂家图纸A是一台正常的。一个固定支座,一个滑动支座。B设备是两个滑动支座。但是滑动支座不配地脚螺栓。问为什么不配地脚螺栓,说是已经有一台有固定支座有地脚螺栓了,所以这两个就不用配地脚螺栓了。不懂这是什么道理,不过还是让厂家把地脚螺栓加上了,毕竟卧式设备只能有轴向热位移。
换热管已买在审查图纸中,发现A版图换热管材料未按照数据表。在数据表中,换热管材料Pipe,牌号为SA-106Gr.B,尺寸为2 1/2”,Sch160.图纸中,材料改为了:SA-210的Tube材料。于是将其改为SA-106 B材料。不久接到邮件说:“由于材料请购单已经批准,换热管材料已经买了,图纸不能更改。”于是,我们回了一封邮件:
[*]现在只是A版图,你们就把材料买了,而且还没有按照数据表买,这样是不对的。
[*]如果你们想换材料,请提交澄清批准后再换材料。
[*]原则上,我们同意用Tube代替pipe,不过我们的尺寸是2 1/2” Sch160,考虑到这是pipe的尺寸,所以才用pipe的材料。请确定你们能够买到2 1/2” Sch160的tube材料。
发出去后,没有收到答复。之后收到的B版图,发现他们悄悄的把材料改回来了。
“你不是说已经买了么?”
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厂家明明没有买材料,却欺骗我们说买了材料。诚信呢?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m6PticVIgyPO7wmRtUOVZYgiakDQpq7ODfbqtAm37loE3VDK8wMcEJp2eGZUgYE3BpicOytx0qQicYWw/640?wx_fmt=png
总结在审查图纸中,以上只是一小部分最简单的问题。更多的设计,技术,沟通问题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去解决,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我丝毫不怀疑一个百年企业的荣光,丝毫不怀疑他们辉煌的历史,骄人的业绩,系统设计的能力。当一百年前,中国人留着鞭子,面临亡国灭种的恐慌时,他们已经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作了。但是经此,我深深的怀疑:百年制造企业,在西方持续的去工业化过程中,出现这种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的倒退,这到底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他们的优秀人员是否还愿意从事制造业?他们人才是否出现断档?优秀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是否能够传承?高的产品品质还能否坚守?是否随着低端产品竞争力的丧失,高端产品数量稀少而且不断被侵蚀,难以维持高品质的设计人和工人队伍?是否会为了更高的利润,不惜降低质量,或者采用疯狂搜寻合同漏洞,甚至不惜用欺骗手段来应付业主和工程公司?
中国现在工业能力,装备制造,工业广度都逐步上升,国家规范也越来越完备。在压力容器装备制造方面,遵循对方的制定的规则/规范,打败对方的产品,屡见不鲜,这方面,无疑中国的进步是巨大的。但是中国实体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实体行业越来越难以吸引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开出的待遇也很难让年轻人体面的生活,更何况化工行业,高温高压高危,风险和待遇不匹配,又何忍妨碍别人寻求更好的生活。
是否西方工业的今天,就是我们工业的明天?

是否会有一天,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MAWP?天知道!
往期精彩:设计是不是傻
天之道与MAWP
设计的必经之路-人生的五个短章
压力容器设计人如何找对象

cg1314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工业化是基础,基础没了房子就塌了

bzjiayuan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为你点赞,

薛定谔的盒子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哈哈,舒服了

易武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化工行业真的是大国命脉,欧洲(英国)的去工业化,真真正正的在掏空他们的家底。金融业表面的光鲜亮丽,只是空中楼阁而已。真正的根本,还是实体经济、工业能力。

pdsnzk1972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实业救国才是正道理,只有制造业强大了,虚拟经济才会有良好的支持!!!

singa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我是真的有点看不懂了。{:525:}{:525:}{:525:}

zxk1355114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工艺的表示看不懂

zhangyuan8802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确实看不懂。。

zhougla_seu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一般来说,老外并不做设计,外包给国人做的,他们盖章就好

wmm598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去工业化还是不行啊,哈哈

shinbade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一些小国家,是可以去工业化的,他们可以依赖别国。但是大国要保证工业化,否则,依赖谁来做基础产业呢。

ftecagan247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看不懂{:529:}{:534:}

zzbsja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确实看不懂
- 本文出自马后炮化工-让天下没有难学的化工技术,原文地址:https://meng.horse/thread-216404-1-1.html

tvb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写法真好。。。。。。。。。

llzhao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pdsnzk1972 发表于 2019-11-1 12:18
实业救国才是正道理,只有制造业强大了,虚拟经济才会有良好的支持!!!

说得太对了

zhangjun8369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谢谢楼主的分享

yiran503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工业是立国之本{:524:}

zzzg9999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与时俱进,破除迷信!

coal2pvc 发表于 2019-11-1 09:30:08

个别的厂家吧。我们收到过一些国外零部件厂商做的整台设备的示意图,(他们供货的零部件作为这台设备的核心元件,设备由我们自己出图),示意图已经达到了制造施工图的标准,有些地方的细节连我们以往都没想到过。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去工业化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