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
充分辨识危险源的存在,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便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和职业病,使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过程和活动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职责
3.1安全保卫部是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
3.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部门,对本部门在各项活动和工作场所出现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并及时反馈到安全保卫部,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3管理者代表组织评审和批准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4控制程序
4.1危险源的辨识
4.1.1危险源分类
⑴物的故障:如安全阀失灵、开关损坏、罐体腐蚀等。
⑵人的失误:如违章操作、酒后上岗、非本岗人员操作等。
⑶环境因素:如高温作业、照明不好条件下作业等。
⑷管理因素:如指挥不当、规章制度不健全等。
4.1.2危险源可能存在的活动场所
⑶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罐区及危险化学品的运输途中。
⑷机修、电气在维护、维修工作中。
⑸化工机械和承压特种设备管理中、起重机械管理使用过程。
⑹员工暴露在职业性接触化学物质环境中。
⑺员工在公共场所中,如食堂、乘班车途中等。
⑻其它。
4.1.3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我公司危险源辩识可采用的方法有:
⑴经验性的方法:召集从事某项活动或工作具有一定经验的人员进行交谈、询问,从他们指出的危害中初步分析危险源。
⑵由具有一定安全技术知识和掌握比较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的人员对工作环境进行现场观察,辨识和发现危险源。
⑶查阅有关记录:查阅公司历年来发生的伤亡事故统计台帐和职业病记录发现危险源。
⑷从同行业单位、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和研究,辨识和确认本公司存在的同类危险源。
⑸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从可能涉及的危害中辨识有关危险源。
⑹安全检查表:利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分析,对危险源进行辨识。
⑺事故树分析法:从初始原因起分析各环节发展过程,并预测各种可能结果。
⑻故障树分析法: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事故的结果,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条件和规律。
⑼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实行严格审查和控制的技术。
4.1.4危险源辩识的依据
⑴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⑵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⑶同行业发生的事故和事件
⑷安全预评价报告和安全评价报告
⑸与员工和其他相关方沟通
⑹来自员工职业健康安全评审活动的信息
⑺内审、第三方审核的不符合项报告
4.1.5危险源信息的管理
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部门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场所应进行经常性危险源辨识。对发现的可能导致伤害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以书面的形式报安全部门。
⑵安全保卫部对危险源辨识信息的收集、传递和管理形成工作程序,建立公司的《重要危险源清单》,并适时保持动态更新。
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各部门在引用新工艺、新技
术、新材料时,必须在引进之前,由安保部实施预评价,项目实施部门协同安保部对可能带来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新提交的危险源,由管理者代表组织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4.1.6危险源的确定
本公司目前生产和相关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主要有:
⑴车间生产过程中由于人员的违章操作、管理失控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
⑵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泄露、爆炸。
⑶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危险源:高温、职业性接触化学品、粉尘等;
⑷可能导致中毒和急性死亡的危险源:置换不彻底、突发泄露。
⑸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危险源:静电、明火、打火等。
⑹可能导致管理性的危险源:计划未得到完整的实施等。
⑺可能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危险源:违章驾车、场地狭窄等。
⑻可能导致触电事故危险源:电器设备漏电、电线电缆腐蚀老化等。
⑼可能导致提升事故的危险源:起重机、吊车、提升机失控等。
⑽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危险源:机械设备故障、误操作等。
⑾公共场所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食物中毒、乙肝传染、误食药等。
4.2风险评价
安全部门根据危险源辨识的信息,围绕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和后
果,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一次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的大小、分级、容许程度,确定需要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来消除和控制的重点风险。
可能导致贮罐爆炸、火灾、多数人急性中毒事件、职业病等伤害事故的危险源是高度危险,属于重大的风险,是本公司需要重点控制的风险。
可能导致中毒、缺氧窒息、喷溅、车辆伤害、触电等伤害事故的危险源是显著危险,属于中度风险。
可能导致锅炉、压力容器爆炸的、人的违章行为、机器工具、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酸碱灼伤、压缩空气爆炸等伤害事故的危险源是一般危险,属于可容许风险。
可能导致起重伤害、有毒物品伤害、刺割伤害、人工搬运、高处坠落、噪音、其它伤害的危险源是稍有危险,属于可忽略的风险。
4.3风险控制
4.3.1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
4.3.1.1风险控制措施的编制
由安全保卫部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依据《化学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对需要重点控制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部门,并监督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于一般危险和稍有危险,施工部门在作业规程中应根据国家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公司和相关的规定,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措施。
4.3.1.2风险控制策划的原则
⑴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
⑵然后考虑降低风险。
⑶最后考虑采用个人防护设备。
4.3.2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
⑴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应进行评审,管理者代表组织安全保卫部、质量保证部以及风险涉及到的部门进行评审。
⑵质量保证部组织有关部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审,评价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确定风险是否降到可容许程度。
⑶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新出现的危险源,在作业规程中要完善相应的控制措施,安全保卫部、质量保证部和施工单位要对其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5相关文件
5.1《化学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5.2《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5.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5.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控制程序》
6记录
6.1《危险源调查表》
6.2《危险源汇总表》
6.3《重要危险源清单》
6.4《安全卫生大检查记录》
6.5《风险控制措施检查记录》
6.6《风险控制措施评审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