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旁路运行存在的问题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没有帐号? 无旁路存在的问题 http://bbs.bj.com.cn/thread-356021-1-1.html<p align=\"center\">无旁路运行存在的问题</p><p align=\"left\">根据环保要求,我厂脱硫系统将封堵旁路运行,由于原脱硫系统有旁路烟道,因此在锅炉启停、煤油混烧、机组负荷不稳、MFT等工况时可开旁路运行。而无旁路脱硫系统在以上工况下必须经过吸收塔,这些工况下如果控制不好会对吸收塔造成损坏甚至影响主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另外,为了避免因脱硫系统故障而造成机组停运或机组故障从而导致脱硫设备损坏,在控制逻辑和运行操作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对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困难:</p><p align=\"left\">1、 向锅炉侧返湿气问题</p><p align=\"left\">由于吸收塔没有出入口的挡板,因此在冷态调试过程中在引风机未启动、循环泵运行情况下, 喷淋浆液从上而下形成活塞效应,将吸收塔内气体挤压到烟道内,并进入增压风机,造成增压风机内部产生凝结水,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电除尘结水,致使灰斗积灰板结及腐蚀烟道。</p><p align=\"left\">2、锅炉在启动及运行中需投油助燃,其未燃尽的成分会随锅炉烟气进入FGD的吸收塔,在与浆液接触洗涤的过程中,烟气中的油污被洗涤到吸收塔浆液中,使得吸收塔浆液中的有机物含量增加,由此,会造成以下不利影响:</p><p align=\"left\"> (1)浆液中油污的增加,油污在吸收塔循环泵、浆液喷淋装置、搅拌器及鼓入的氧化空气的共同扰动作用下,容易形成泡沫。由于吸收塔液位的测量是采用安装在吸收塔底部的压差式液位计,在DCS上显示的液位是根据测得的差压与吸收塔内浆液密度计算所得来的值,而吸收塔内真实液位则会由于气泡或泡沫的原因而远高于显示液位,从而导致吸收塔间歇性溢流。当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严重时,如果DCS上无法及时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导致事故发生。正常情况下,吸收塔浆液溢流后通过吸收塔溢流管进入吸收塔区排水坑,再经由地坑泵打回吸收塔重复使用,不会带来其它影响。但是,当吸收塔浆液溢流量较大时,浆液不能通过溢流管及时排放,就会从吸收塔入口烟道流向原烟气烟道中,从而引发各种事故或影响正常运行,主要危害归纳如下:</p><p align=\"left\"> 1)溢流浆液进入烟道中,浆液中的硫酸盐和亚硫酸盐随浆液渗入到防腐内衬内,在干湿交替的作用下,体积膨胀,应力增大,导致防腐层的严重剥离损坏。浆液还会沉积在未做防腐的原烟道中,造成烟道的腐蚀,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p><p align=\"left\"> 2) 由于吸收塔液位的测量是采用安装在吸收塔底部的压差式液位计,在DCS上显示的液位是根据测得的差压与吸收塔内浆液密度计算所得来的值,而吸收塔内真实液位则会由于气泡或泡沫的原因而远高于显示液位,运行人员无法正确判断,若溢流浆液通过烟道,到达增压风机出口,溢流浆液会猛烈冲击正在运行的风机叶片,甚至造成叶片断裂,导致增压风机停运,脱硫系统被迫退出运行。由于未设置烟气旁路,主机也将被迫停运,会造成严重损失。</p><p align=\"left\"> 3)浆液溢流到烟道后,烟道积灰增加严重,流通截面减少,使烟道阻力增加。</p><p align=\"left\"> 4)吸收塔出现起泡溢流后,吸收塔运行液位被迫降低,亚硫酸盐氧化效果不能得到保证,浆液中亚硫酸盐含量逐渐增高,将导致浆液品质恶化。</p><p align=\"left\"> 5)浆液起泡严重时,循环浆液泵将吸入大量的气泡,容易造成泵的 “汽蚀”。</p><p align=\"left\">(2)油污在吸收塔内与浆液的接触中,会在石灰石、亚硫酸钙等固相颗粒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油膜将石灰石与液相隔离,阻止了石灰石的溶解,从而导致了脱硫效率和pH的降低;另外,亚硫酸钙表面的油膜还阻止了亚硫酸盐的氧化,将难以形成石膏晶体,严重时还会造成脱硫装置内设备管道的结垢、堵塞,以及真空皮带机的滤布堵塞。</p><p align=\"left\">3、目前脱硫系统无旁路运行的机组普遍采取无GGH的技术,主要是考虑减少烟道阻力,而我厂目前启停机都需要投油,电除尘不能投入运行,这样必然会增大了GGH的堵塞几率,从而增加系统故障率,运行可靠性降低。就目前封堵旁路的脱硫系统来说,一旦GGH堵塞,就必须停运主系统。同样由于主机启停投油过程中,电除尘不投入运行同样会造成除雾器的堵塞,最终导致停运主系统。因此在保证除雾器正常冲洗的同时,应在锅炉点火前对除雾器进行冲洗,使除雾器出于湿润状态便于除去烟气携带的液滴,灭火后也应对除雾器进行冲洗,维持除雾器的洁净。这样还存在烟道排水管路的增补问题。(将冲洗除雾器的水排走,最好不要进入塔内,污染浆液)</p><p align=\"left\">4、引风机与增压风机间的协调问题、主机运行与脱硫之间的协调问题。</p><p align=\"left\">5、如果吸收塔循环泵均跳闸及烟温超过吸收塔设计温度,为保护吸收塔需锅炉跳闸停炉,这与常规有旁路脱硫系统运行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相应的热工保护及逻辑需要修改。</p><p align=\"left\">6、封堵旁路后,应该对系统重新调试,这里指的不单单是脱硫系统,封堵后脱硫吸收塔成为锅炉烟风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脱硫系统的调试与机组的调试密不可分,所以主系统与脱硫系统应共同重新调试。</p><p align=\"left\">7、公用系统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脱硫系统的投运,同时也可导致主系统停运,针对目前公用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制浆系统设计余量过低、系统设备可靠性低等),应尽快整改,否则会导致机组降负荷运行,甚至停机。</p><p align=\"left\">8、需增设烟道事故喷淋装置,空预器停转会导致烟温急剧升高,即使锅炉紧急MFT,仍然会有部分高温烟气进入脱硫系统。为了避免高温烟气损坏吸收塔,需要设置事故喷淋降温系统。</p><p align=\"left\">9、提高脱硫系统维护要求,做好设备备品备件工作;提高运行人员技术水平,加强运行管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