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 发表于 2012-12-2 12:30:30

烟囱结构选型及防腐材料的选择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 x l 脱硫工艺简况及对烟囱的影响 1.1 脱硫工艺简况 湿法脱硫工艺主要流程是:锅炉的烟气从引风机出口侧的烟道接口进人烟气脱硫(FGD)系统。在烟气进人脱硫吸收塔之前,通过烟气一烟气加热器(GGH),将烟气的热量传输给吸收塔出口的烟气,使吸收塔人口烟气降低,有利于吸收塔安全运行,同时吸收塔出口的清洁烟气则由GGH 升温换热,使烟气温度升高,有利于烟气排放。经过GGH 加热器加热后烟气温度一般在80 C左右,可使烟囱出口处达到更好的扩散条件和避免烟气形成白雾。GGH 之前设增压风机, 以克服脱硫系统的阻力,加热后的清洁烟气靠增压风机的传送排人烟囱。在锅炉启动过程或脱硫装置因故障而解列时,烟气可不进人脱硫装置,而通过旁路烟道进人烟囱排向大气。 1.2 脱硫对烟囱的影响 烟气经过脱硫后,虽然进人烟囱的二氧化硫含量大大减少,但是,由于经湿法脱硫后,烟气湿度增加,烟气温度降低,极易在烟囱的内壁结露形成腐蚀性很强的酸液。调查发现,脱硫烟囱的烟气有以下特点:水分含量高,湿度很大;温度低,一般在80 C左右;含有低温氟化物和硫酸,对烟囱结构有很强的腐蚀性;酸液的浓度低。由于脱硫烟囱内烟气的上述特点,对烟囱设计有如下影响: a.烟气湿度大,在烟气压力和湿度梯度的双重作用下,使烟囱内侧结构致密度差的材料易遭到腐蚀,影响结构耐久性。 b. 低浓度酸液比高浓度酸液的腐蚀性更强。 C.酸液的温度在40~80 C时,对结构材料的腐蚀性更强。以钢材为例,40~80 C时的腐蚀速度比在其它温度时高出约3~8倍。 由此可知,排放脱硫烟气的烟囱比排放普通烟气的烟囱对防腐蚀设计要求更高。 2 某电厂一期工程烟囱方案选择 2.I 脱硫后电厂烟囱型式的选择 多年的实际调查表明,我国广泛采用的单筒钢筋混凝土烟囱在排放未脱硫烟气的情况下,普遍存在着下列问题:a.温度裂缝宽而密,宽度通常在0.300~0.1 mm,个别高达10 mm,裂缝贯穿筒壁,大大超过了规范要求;b.烟气酸腐蚀严重,内衬和钢筋被腐蚀,混凝土碳化,一些烟囱有腐蚀物渗出。在温度裂缝和酸腐蚀的反复交互作用下,烟囱的使用寿命受到严重影响。脱硫工艺的采用,使排烟温度相对降低,烟气更容易结露形成腐蚀性很强的酸液,因而,采用这类烟囱结构的裂缝和腐蚀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 为此,人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许多结构合理的新型烟囱,如多管式烟囱,在工程设计中开始采用。排烟管与承重筒分开布置,消除了烟气温度对承重筒的影响,避免了烟气对承重筒的腐蚀。近年来,大型火力发电厂总的趋势是采用多管式烟囱,多筒结构将使电厂中烟囱总数减少,较大地增加烟气的抬升高度,减少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多管式烟囱的1个筒接通1台锅炉,当1个排烟筒产生故障时,不致影响其它锅炉。此外,多管式烟囱保证了良好的管理和运行条件,用平台和起重电梯就能维修,而不必断开其余排烟筒。但多管式钢内筒烟囱造价较普通钢筋混凝土烟囱高。多管式烟囱由外筒、内筒、平台和附属设施等部分组成。外筒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筒根据不同条件可采用耐酸砖、钢材、耐酸合金或耐腐蚀有机材料等, 为施工方便一般平台采用钢结构。 2.2 单筒钢筋混凝土烟囱 方案1:单筒钢筋混凝土烟囱。一般单筒钢筋混凝土烟囱内衬都采用砖和砂浆砌筑,保温材料也采用块状材料。烟囱内衬和保温层的结构整体性相对较差,烟气很容易从这些砖砌体和保温块的缝隙中渗透到筒壁的内表面。块形材料组成的内衬保温层不很理想,那么必然会想到烟囱改用整体式内衬的可能性。国内某些单位联合研制的BSJ—Y1,是一种轻质、高强、防腐和隔热性能较好的整体浇筑式新材料。烟囱由钢筋混凝土外筒和BSJ—Y1整体浇筑式内筒组成。 该型式烟囱在东北地区未脱硫电厂有几个应用实例,在建的广西合山电厂300 Mw 机组为脱硫机组,也计划采用。 2.3 多管式钢内筒烟囱 方案2:多管式钢内筒烟囱。2台炉1座多管式钢内筒烟囱,每炉设1个直径6 m 钢排烟囱,钢排 烟内筒烟囱高度240 m。钢筋混凝土外筒高230 m,外筒上口直径约为16.2 m,壁厚300 mm,下口直径约为25.9 m 壁厚700 nlnl。目前我国设计的600MW 机组电厂多采用此类型烟囱。此类烟囱内垂直交通问题,国内设计一般仅考虑设置钢梯,不设置电梯。 钢内筒直接支呈于烟囱零米地面标高处,该方法在国内外电厂烟囱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国内均采用此支承方式。烟囱内部沿高度每隔30~40 m布置一个钢结构平台,作为检修工作平台。钢排烟内筒外侧设置厚度80 mm 保温层,烟囱顶部平台以上部位的钢内筒保温层外须用不锈钢板包裹。根据烟囱内筒选用材料的不同,多管式钢内筒烟囱可分为如下2种方式。 2.3.1 方式1:钢内筒内浇筑防腐材料 钢内筒由厚度为10~18 mm 的钢板卷成弧形后焊接而成。钢内筒外面沿高度每6 m 左右间隔设置1个刚性环(T型钢或加劲角钢)。在检修平台和吊装平台标高处设有钢内筒稳定装置,以保证钢内筒的横向整体稳定。钢内筒采用耐硫酸露点腐蚀钢腐蚀富裕度。 钢内筒采用表面浇筑一层厚度为60mm 的耐腐蚀轻质细颗粒混凝土防腐层。轻质细颗粒混凝土酸陶粒和陶瓷,轻质细颗粒混凝土防腐层内配有钢筋网,并与钢内筒有锚筋联结。 2.3.2 方式2:钢内筒内衬钛板 钢内筒由厚度为10~16 mm 的钛复合钢板卷成弧形后焊接而成。钢内筒外面沿高度每6 m左右间隔设置一个刚性环(T型钢或加劲角钢)。在检修平台和吊装平台标高处设有钢内筒稳定装置,以保证钢内筒的横向整体稳定。内筒结构设计计算时,不必预留腐蚀裕度,内侧也不必采取防腐措施。主要工程量及烟囱总造价见表1。 国内台塑集团福建漳州后石电厂6台600Mw机组、在建的常熟电厂2台600 Mw 机组采用钛复合钢板,江苏镇江电厂也拟采用钛复合钢板, 国内脱硫电厂应用这一方案较多。 3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单筒钢筋混凝土烟囱方案投资在各方案中最低。从采用BSJ—Y1整体浇筑式内筒烟囱的广西合山电厂、黑龙江鸡西电厂现场调查发现,BSJ—Y1内衬浇筑料本身存在较大的收缩和徐变。尽管在内衬的内表面沿环向和竖向,每隔约1 m 距离应设置一条温度伸缩缝, 以减少温度应力,但在2电厂施工现场还发现内衬有几处较大的水平缝。内衬设置温度伸缩缝后,该缝一般在收缩和徐变过程中会贯穿到钢筋混凝土筒壁,在该处的防腐蚀又成为薄弱环节,在具体构造上也较难处理。广西合山电厂、黑龙江鸡西电厂对些缝均未作处理对排放脱硫烟气的烟囱, 内壁结露形成腐蚀性的硫酸将会由此缝腐蚀钢筋混凝土外筒。此外, 内衬运行过程中的温度胀缩.以及内衬和筒壁之间的摩擦力等,其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完全有可能使内衬产生其它裂缝。由于是2炉合用1只单筒烟囱,因而维护困难。综上所述,对于这样重要的电厂在湿法脱硫烟囱的运行条件下,单筒钢筋混凝土烟囱方案不是最合适的。 多管式钢内筒烟囱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一种电厂烟囱型式,国外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采用。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自重轻,气密性好,烟气流速稳定,烟气扩散效果好,便于维护检修,结构温度应力小,可避免钢筋混凝土外筒出现裂缝和腐蚀,提高电厂烟囱的整体耐久性能。多管式钢内筒烟囱的结构形式是脱硫后电厂烟囱首选方案之一。多管式钢内筒烟囱造价较普通钢筋混凝土烟囱要高。多管式钢内筒烟囱的钢内筒采用浇筑防腐衬料方案,投资在多管式钢内筒烟囱方案中最低,较单筒钢筋混凝土烟囱方案投资要高。国内北仑港电厂1号、2号2台600MW 机组(未脱硫)采用此方案,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的韩城第二发电厂新建600MW 机组(脱硫)也采用此方案,但还在防腐衬料内侧贴陶瓷耐酸板。采用此方案,防腐衬料的施工条件较差,质量控制较难。而且设计上对防腐衬料要求较高,不允许产生细微的裂缝,以免烟气渗入对烟囱钢内筒产生腐蚀。由于烟气不可避免地对防腐衬料产生腐蚀,此类烟囱需定期对钢内筒进行检修和维护。根据El本的经验,一般1O多年就需对防腐衬料进行修补。 多管式钢内筒烟囱, 钢内筒内衬钛板方案投资在各方案中最高。采用该方案一次投资较高,但由 于内衬钛板的高耐腐蚀性能,在电厂的设计运行周期内,对烟囱钢内筒不用进行大量的维护工作。 4 结 论 1、单筒钢筋混凝土烟囱造价最低,但在烟气湿法脱硫运行条件下, 烟囱的安全性能最低,本工程不宜采用。 2、钢内筒内衬钛板,耐腐蚀性能最好,国内外脱硫电厂有较多应用实例,但投资较高。本工程建议采用此方案。 3、钢内筒内浇筑防腐衬料投资较低,但施工条件料进行检查修补,但不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本工程如因投资因素不能采用钢内筒内衬钛板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方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烟囱结构选型及防腐材料的选择